產村相融的高坪區走馬鎮姜家祠村。
●羅荃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陸待君 秦飛 文/圖
走馬鎮位于高坪區東部,由原走馬鄉和喻家鄉合并設立,面積32.83平方公里,距高坪城區18公里。
作為高坪主城區的近郊鎮,走馬鎮區位交通條件優越、產業發展強勁、自然資源豐富、文化底蘊深厚,大部分行政區域被納入臨江新區范圍內,是高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、主陣地、主力軍。
以先決力搶占先機
圓滿交上脫貧攻堅答卷的走馬,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,搶抓先機謀振興,被評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、全省鄉村文化振興樣板鎮、全市鄉村振興先進鎮。
這些亮眼成績的背后,隱藏著哪些奮進密碼?
走馬鎮黨委書記楊指揮告訴記者:“我們緊緊圍繞區委建設‘大城門戶、森林城市、活力高坪’發展目標,深入實施鄉村振興‘633’行動、文旅發展‘633’行動,聚焦打造‘鄉村振興示范鎮’這一奮斗目標,以鄉村振興戰略統攬全鎮工作,堅持‘黨建引領、規劃先行、融合發展’三大發展路徑,實施‘產業強鎮、文旅名鎮、生態美鎮、民生福鎮、和諧安鎮’五大工程,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抓先機、作示范、當表率、走在前!”
春風拂綠野,碧波千重浪。
五月的姜家祠村,連片的產業園里,柑橘樹長勢正旺,白墻黛瓦的民居點綴其間,一條條產業路婉若玉帶,阡陌相連。園區里,一臺臺旋耕機正緊張有序地翻耕土地。
2021年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姜家祠村,今年又開始搶先布局:林下套種大豆,提高土地利用率,增加糧食產量,增加百姓收入。
加緊進行林下套種大豆的還有走馬村、大石廟村等,走馬鎮今年在柑橘產業園進行林下套種大豆面積將達4000畝。
走馬鎮姜家祠村黨總支書記姜曼介紹說:“我們采取‘政府引導、業主主體、村委服務、村民參與、金融支持’五方協作機制,流轉1600畝土地發展晚熟柑橘、水稻等產業,帶動310戶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。今年,我們又以鄉村旅游為新的突破口,打造網紅小院、文創景觀等,建成后預計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,帶動860名村民吃上‘旅游飯’。”
金鳳山村是走馬的一張靚麗名片。9年前,這里率先建成了村民聚居點,村民們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。隨著南充“廣豐”、四川“華冠”等企業入駐,村里的有機蔬菜基地、水果基地吸引很多城里人來體驗采摘樂趣,這里也成了南充近郊游的一個旅游目的地。
因勢利導順勢而為
走馬鎮以金鳳山村“走馬觀花”AAA級景區為核心,集中連片發展標準化晚熟柑橘1.2萬畝,通過打造生態農業、循環農業、精品農業、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和區域現代都市農業示范中心,推動農業規?;?、現代化、融合化發展。
在大石廟村璞緣農莊農耕博物館,風車、籮斗、拌桶……一件件寫滿歷史印記的農具有序陳列,把人的思緒拉回到那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年代。
走馬鎮深入挖掘民俗文化、耕讀文化、黃輝詩書文化,傾情打造川劇大舞臺、鄉村大舞臺,通過文化鑄魂,點“熱忱之火”,讓人心聚起來;點“燎原之火”,讓干群動起來;點“篤行之火”,讓群眾富起來。
在喻家堰村,1500畝的李子園內,嫩紅的李子樹葉交相輝映,一串串藍梅冰糖李掛滿枝頭?;ㄩ_時節,漫山的李花把整座山頭扮成一片雪白,成為有名的網紅打卡地。
走馬主動融入高坪區文旅發展“633”行動,圍繞全面提升“吃住行、游購娛”六要素和“商養學、閑情奇”新六大要素配套水平,重點推進璞緣大院、天下農園、螺溪河濕地公園等重大項目建設,全面提升“名氣”、獲得“人氣”、聚集“財氣”。
走馬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魯偉告訴記者:“我們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堅定‘現代農業產業園、鄉村振興示范鎮’兩大定位不動搖,按照‘農業打底、文化鑄魂、旅游增收’的思路,依托‘全國農業產業強鎮’金字招牌,以項目為支撐,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,不斷健全產業體系、生產體系、經營體系,大力推動農旅、文旅融合發展,奮力打造全區鄉村振興、文旅融合、農旅結合的示范樣板。”
搶抓新機遇、開創新局面、推動新跨越。
如今,走馬鎮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,凝心聚力、守正創新,勠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!
營樂淘直播帶貨(資料圖)。楊漢國攝 5月16日,夏日初照,營山縣回龍鎮天臺村郁郁蔥蔥的山林生機勃勃。一大早,天臺村村民胡成勇將玉米粉、米糠、豆...
產村相融的高坪區走馬鎮姜家祠村。 ●羅荃 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陸待君 秦飛 文/圖 走馬鎮位于高坪區東部,由原走馬鄉和喻家鄉合并設立,面積32.83平...
天兆豬業股份有限公司樓房式豬舍。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陳村銘攝 5月13日,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南充調查隊獲悉,今年一季度全市生豬出欄量繼續穩居全省...
5月10日,在西充縣常林鎮玫瑰產業園內,一大片玫瑰綻放,在陽光的照射下明艷動人。10余名工人在花海中小心翼翼地采摘新鮮的玫瑰花。 他們早上5點就來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