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 id="ig2ar"></li>
  • <dd id="ig2ar"></dd>
    <rp id="ig2ar"></rp>

    <th id="ig2ar"><track id="ig2ar"></track></th>
    <li id="ig2ar"><wbr id="ig2ar"></wbr></li>
  • 展會資訊
    您的位置:主頁 > 新聞資訊 > 展會資訊 >

    整治撂荒地復種“希望田”

    發布日期:2022-03-01 08:59瀏覽次數:文章來源:  未知

     

    村民正忙著采摘蔬菜。

    ●楊俊文/圖

    冬去春來,萬物復蘇,嘉陵區各地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春耕生產。2月23日,筆者在嘉陵區金寶鎮看到,原來的部分撂荒土地又見生機,田間地頭人頭攢動,鏟草犁地,打藥施肥,呈現出一派繁忙復耕的農忙景象。

    近年來,金寶鎮大力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全力解決土地撂荒問題,通過政策激勵、技術保障、完善基礎配套等舉措,目前已開墾撂荒地7000余畝。

    創新模式,復耕復種穩推進

    走進金寶鎮川主宮社區土地復耕現場,幾臺挖掘機正在進行清除雜草作業,一片片雜草被連根拔起,在挖掘機的助力下,原本荒蕪的撂荒地變成了可耕種的良田。

    “我鎮積極探索撂荒地復耕擴種長效模式,全面推動撂荒地復耕擴種工作高質量開展。”金寶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吳德斌介紹,結合春耕生產這一關鍵節點,該鎮在全區范圍內率先啟動撂荒地底數摸排工作,按照有無水源保障田、一二三類土分類統計撂荒地面積并迅速安排機械進場整治撂荒地。

    在金寶鎮槐樹壩村復種后的小麥基地,只見大片嫩綠的麥苗隨風搖曳,在春雨的滋潤下,麥葉上掛著晶瑩剔透的露珠,青翠欲滴,長勢喜人。

    “去年,這里還是雜草叢生的一片荒地,現在復耕后已經種上小麥。”吳德斌介紹,過去,金寶鎮由于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,勞動力嚴重不足,出現大面積撂荒地。近年來,該鎮積極探索撂荒地復耕擴種長效模式,組織村集體成立集體經濟組織,按照“支部+村集體經濟組織+新型經營主體+農戶”的模式在全鎮范圍內開發撂荒地4500余畝,并將整治土地流轉給新型經營主體,大力發展特色富民產業,吸引本地近300人就近務工。

    目前,該鎮已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37個,建成標準化產業園2個,帶動發展水稻、花椒、柑橘、高粱、黃精等各類特色標準化產業基地1.5萬畝。

    訂單農業,生產效益提升快

    眼下正值青菜頭收獲時節,走進金寶鎮水庫溝村,30余名當地村民正忙著采摘、分揀、裝車,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。“我們與眉山市青神縣旭祥蔬菜食品加工廠簽訂了供銷合同,實行660元/噸的保底價上門收購,這大大增強了我們發展的信心。”嘉陵區晨裕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斌介紹,今年他們流轉并復耕了600余畝撂荒地,為了使土地不留空,計劃青菜頭收獲后,立即栽種高粱。

    “今年,金寶鎮計劃種植高粱14000畝,并與四川凸酒酒業有限公司簽訂了釀酒高粱種植訂單,實行2.4元每斤的保底價收購。”吳德斌告訴筆者,“訂單農業”由企業免費提供種子、技術,實行訂單種植,從高粱種植到收購,真正實現產銷結合,確保產業發展穩得住、能致富,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。

    據了解,金寶鎮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銷售組長的專班,積極與四川凸酒酒業有限公司、嘉陵區供銷社、好土優土等本地企業洽談,簽訂“訂單農業”,實現撂荒地產業培育同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。

    0817-2719266

    17694807098

    備案號:蜀ICP備2020030241號-2

    • 微信公眾號

    •   [掃一掃]


      關注 好充食

    91ppoocom在线视频_小视频网站在线播放_有没有在线观看的网站_快播你懂得

    <li id="ig2ar"></li>
  • <dd id="ig2ar"></dd>
    <rp id="ig2ar"></rp>

    <th id="ig2ar"><track id="ig2ar"></track></th>
    <li id="ig2ar"><wbr id="ig2ar"></wbr></li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