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新在景區查看花卉長勢。宋開華攝
●高林陽李芝泉
“一張張獎狀,鼓舞人心??!”在南部縣伏虎鎮正覺寺村王新家,村民看著他的35張獎狀和錦旗,紛紛豎起大拇指。這些榮譽,記錄了王新建設家鄉正覺寺村,使其從一個“臟亂窮差”村變身為鄉村振興典范的事跡。不久前,王新被文化和旅游部表彰為“2021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”。
求發展推動農文旅融合
綠樹掩映中,一排排新樓錯落有致,寺外桃源景區風景如畫。很難想象,這曾是個破敗混亂的村子。
1997年,在江蘇昆山打拼的王新回老家過年。除夕當晚,王新正準備看春晚,突然停電了。他覺得很掃興,于是去村里轉悠,看見村民三三兩兩不是喝酒劃拳就是聚在一起打牌。第二天早上,王新被爭吵聲吵醒。原來,一村民因賭博與家人發生矛盾?;叵肷鲜兰o八九十年代正覺寺村的面貌,王新禁不住一聲嘆息。
村子就這樣下去嗎?見多識廣的王新開始謀劃村子的未來。2000年春節,王新請來村里文藝愛好者商量舉辦“村晚”。“大年初一這天,原計劃兩小時的春節大聯歡,足足演了3個小時。”村里到處回蕩著歡笑聲。
此后幾年,村民參與“村晚”的積極性越來越高,王新又出資修建文化廣場,并購置音響、幕布、吊燈等設備。2012年,正覺寺村入選全省首批農村文化建設示范培育村。
2014年,王新又出資逾千萬元,在村里建成寺外桃源景區,帶動村民發展旅游業及水果產業,村民收入節節攀升。如今,寺外桃源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。
興文化挖掘鄉村資源
“村晚”成為正覺寺村的民俗活動,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,吸引了大量文化愛好者匯集于此。王新又把眼光聚焦南部剪紙、花燈、地燈戲、儺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拍攝上。
“文化立村,文化鑄魂。”2014年5月,王新組織團隊成立四川正南昆文化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。公司承辦了南部縣首屆菜花節開幕式和4屆南部縣微電影節等活動,得到社會廣泛贊譽。
2016年,由王新出資,公司精心拍攝的《川北舊事》,致力于搶救保護、弘揚傳承優秀民間文化。“我們想用文字和視頻方式,把它們記錄下來。”王新介紹,第一集《川北舊事·大坪剪紙》網上瀏覽量超10萬人次。截至目前,《川北舊事》已拍攝27集。
做慈善溫暖百姓心田
王新不僅對家鄉的發展傾注心血,更把群眾大小難事當成自家事。2003年起,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,王新帶動村里鄉賢成立正覺寺村和諧發展促進會,籌集資金近千萬元,資助困難群眾、學生200余人次。脫貧攻堅期間,王新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超100人。2020年初,王新響應疫情防控要求,取消“村晚”,自己與村干部一道召集村民召開疫情防控會議,帶頭當疫情防控宣傳員,到防控點執勤、發放口罩并熬制中藥湯劑,送到各家各戶。同時,王新還向湖南省慈善總會、中國紅十字會捐款,支援各地抗擊疫情。王新因此獲得南充市“最美戰疫先鋒”稱號。
從事民間曲藝50余年,該縣大河鎮長青村77歲村民楊召才,從青年開始,對川劇、評書、金錢板和四川花鼓等曲藝劇目十分喜愛,是當地難得的曲藝人才。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。王新了解到楊召才家庭境況后,邀請他參與《川北舊事》拍攝,每月為其發放生活補貼500元。
近年來,王新個人出資,按每月200元標準,給正覺寺村80歲以上老人發放生活費,改善老人們生活質量。在每年重陽節或其他重要節日,王新只要回到村里,都堅持走訪孤寡老人、特殊困難家庭及周邊鄉鎮特殊困難學生家庭。
“王新是我們的榜樣。”正覺寺村黨支部書記趙太勛說,在王新的影響帶動下,當地越來越多群眾自發加入到慈善公益隊伍中。
連日來,在三會鎮賈家壩村田間地頭,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種植辣椒苗,現場一派忙碌景象。 四川南風牧田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南超介紹,去年,公...
黃金和他種植的無花果(資料圖,本人提供) ●他的人生目標是做一名成功的新農人,用汗水和智慧回報家鄉。他的無花果產業規模超100畝,年產值超30...
5月8日,營山縣駱市鎮溫祖村首屆枇杷采摘節開幕,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興致勃勃地走進一個個枇杷園體驗采摘之樂。 據了解,溫祖村采用村黨組織+合作社...
村民在采收蔬菜。周靜攝 南部縣萬年鎮朝陽村將撂荒地整治后,打造成菜園子,500余畝優質蔬菜遠銷省內外。 4月24日,筆者在朝陽村靠近山腳的一塊蔬菜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