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角山村的柑橘產業園。伏陽攝
●張良
春日的南部縣大王鎮羊角山村,空氣清新、綠草茵茵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被搬上墻,呈現在村道公路兩旁民居、黨群服務中心等的顯眼位置。
“治理有效是鄉村善治的核心。我們強化黨建引領,抓實鄉村治理。”羊角山村第一書記歐昌勝介紹,通過黨建引領鄉村治理,該村走上振興之路,并被評為全省“鄉村振興示范村”。
管村治村人人爭當主人翁
58歲的村黨支部書記雍太俊在羊角山村當了22年“領頭羊”。他上任之初,該村還是另一番模樣。“基礎設施落后,沒有當家產業,制度不完善等。”
羊角山村的變化始于近年來南部縣推行的“三議五會”等制度。“但凡村里的大事,均由村兩委提議,黨員大會審議,村民會議決議。”歐昌勝介紹,如今,“治村方略”已成體系,人人都把村里事當成自家事關心。
火車跑得快,全靠車頭帶。過去一年,羊角山村黨支部在持續抓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同時,還利用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、主題文化館,抓好精神文明建設。“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推進農村移風易俗,常態化開展黨員‘四心’創評和農戶‘四家’創建。”歐昌勝說,通過黨建引領,形成了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和淳樸民風。
“村里制定了村規民約,黨員干部帶頭做表率,群眾爭當先進。”去年,村民謝祥瑞家被評為“四好”星級示范戶,他感到非常榮耀。
如今的羊角山村,黨員喊得應、群眾跟得上、黨群一條心,形成黨建引領、治理有效的強大合力,鄉村振興的基礎更加堅實。
業興人和走上鄉村振興路
白墻紅瓦的小樓、蜿蜒平坦的村道、一望無垠的果園、忙碌的村民……如今的羊角山村,處處生機盎然,業興人和。
然而,過去的羊角山村,卻是一個只有留守老人、婦女和孩子的“空心村”。“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掙錢,有的走出去就不愿再回來。”村民雍開平回憶說。
“主要是太窮。”雍太俊分析原因,該村以水稻、油菜種植為主,村民過著“土里刨食、靠天吃飯”的日子,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。
變則通、通則達。
發展產業是強村富民之本。村兩委干部多次外出學習取經,請來縣里的農技專家調研指導,最終決定調整產業結構。
“2012年到2014年,村里栽植中藥材、花卉440畝。”歐昌勝如數家珍,2017年,又栽植了香桃和蜂糖李。到2018年,果樹種植面積共計1200余畝。
土地、資金等要素也實現了良性循環。2021年,中藥材、花卉產業年收入超120余萬元,晚熟柑橘、香桃、李子銷售收入約300余萬元。“村民通過土地入股和入園務工,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,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。”雍開平一臉自豪。
“不僅僅在產業結構上進行了調整,在經營體制上我們也下足工夫。”雍太俊介紹,該村先后成立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3個家庭農場,流轉1300余畝土地,實行公司+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。
羊角山村還設計了以羊角、民居、生態為主題的Logo,引導村民感黨恩、思進取。如今的羊角山村,正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闊步邁進。
連日來,在三會鎮賈家壩村田間地頭,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種植辣椒苗,現場一派忙碌景象。 四川南風牧田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南超介紹,去年,公...
黃金和他種植的無花果(資料圖,本人提供) ●他的人生目標是做一名成功的新農人,用汗水和智慧回報家鄉。他的無花果產業規模超100畝,年產值超30...
5月8日,營山縣駱市鎮溫祖村首屆枇杷采摘節開幕,四面八方趕來的游客興致勃勃地走進一個個枇杷園體驗采摘之樂。 據了解,溫祖村采用村黨組織+合作社...
村民在采收蔬菜。周靜攝 南部縣萬年鎮朝陽村將撂荒地整治后,打造成菜園子,500余畝優質蔬菜遠銷省內外。 4月24日,筆者在朝陽村靠近山腳的一塊蔬菜...
聯系我們
電話:0817-2719266
傳真:16
地址:南充市北湖路99號“恒河羅曼威森”11樓。
郵編:637000
郵箱:1103197942@qq.com
微信公眾號
[掃一掃]
關注 好充食